基本信息
管珩教授,女,协和医院血管中心首席专家, 5月18日出生于江苏南通,196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医学系,1962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实习。1992年晋升为教授,1995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,并享受有突出贡献专家的国家政府津贴待遇。已退休
任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,北京血管外科学会主任委员,《中华外科杂志》编委,卫生部国家药物评审专...展开
任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,北京血管外科学会主任委员,《中华外科杂志》编委,卫生部国家药物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,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生导师,医科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,曾担任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。担任协和医院血管中心首席专家。
从事基本外科工作37年(其中开展血管外科14年),在赴美学习血管外科技术后,于1986年筹建协和医院血管外科,并以血管外科学术带头人的身份承担血管外科的大量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任务。专业知识全面,技术熟练,具有处理疑难病例的丰富经验,多次大胆攻克国内外公认的高难度手术,对胸腹主动脉瘤血管全置换术、布加氏综合征根治术、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疾病诊治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,对慢性下肢缺血治疗有独到之处,挽救了许多濒临坏死的肢体,拯救了生命,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。多次荣获医院和医科院医疗成果奖。近期开展微创结合手术治疗严重的多阶段下肢动脉缺血,减少了患者创伤,提高了治疗效果
致力于胸腹主动脉瘤治疗学和病因学研究,针对复杂的全主动脉置换手术,大胆改进其手术方式,前瞻性地作了20例胸腹主动脉瘤改良术式的治疗研究,临床效果显著。在得到临床初步验证后,还进行了机制研究,该项目获得医院重点科研基金的资助。首次证实间断缺血以及缺血预处理对肾脏和脊髓具有保护作用,第一次发现前列腺素E可增加脊髓对缺血的耐受。在国内首次发现一个国际上极为罕见的Ehlers-Danlos 型家系。利用最新技术已经筛选出259条腹主动脉瘤致病相关基因,并作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。针对于困扰血管外科医生,影响慢性下肢缺血治疗预后的主要并发症——血管再狭窄或再堵塞,几年来的研究逐步从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:先应用内皮细胞内衬人工血管防治血栓形成,继而从炎症细胞趋化基因方面研究血管再狭窄的分子机理,并构建相应的反义基因尝试基因治疗的可行性,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,已取得初步结果。现有科研课题四项。
目前任国际血管学协会会员,担任过该协会组织的第37次国际血管大会名誉主席,现任亚洲国际血管外科协会会员,在日本宇部召开的亚洲国际血管外科大会上主持分会场。负责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外科学组筹备工作。近年参与了《现代血栓病学》、《实用血管外科学》、《协和医学词典》等3部著作的编撰。先后有“膜式布加式综合征诊治”、“多次阻断胸主动脉治疗巨大胸腹主动脉瘤”、“小剂量肝素治疗下肢静脉血栓”等40余篇论文在国家一级杂志上发表。 隐藏